|
发表于 2023-5-30 10:43:06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三年前(2017)在知乎提过一个类似的问题,我当时的想法在问题描述里:
众所周知,为了迎合大众群体的需求,‘流水线音乐’在国内颇为流行。其中较多热门歌曲从音乐性角度来看过于公式化(和弦走向,节奏型,riff,织体,配器,旋律hook等等等等),大量音乐人(并不是全部)与其说是‘艺术家’,不如说是某种程度可以被自动化算法代替的,操作音符的‘技工’。于是问题来了,如果某科技公司与某些编作曲大牛合作出了一套可以匹配甚至超过市面上百分之六十作曲编曲混音作品质量的人工智能算法,那么这些基层音乐人会被人工智能替代而被迫失业吗?消费者会不会为这些人工智能编作曲买账?p.s.特别是在如今明星经济盛行,为明星编作曲的人影响力甚小的现状下。
===========11/30添加================
如何判断艺术家的艺术性?如果一个艺术家发明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技法或者领域,后世前仆后继地去学习他的成果和艺术哲学,直到世俗社会摘下其艺术性的光环而把该“艺术”划为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时(商业化),它还能被称得上“艺术”吗?趁其为“工艺”,甚至“技艺”,甚至“技巧”会不会更为贴切些?如果在此基础上进行假设(可商业化的“艺术”定义为“技术”,即艺术性可以被复制),以艺术性著称的非基层音乐人群体是否也会在未来某一天也受到人工智能的挑战?谢谢了
=======补充===========
艺术家的灵感主要是根据其自身经历在颅内通过某种随机的排列组合达到其独特性的。在算法中,这个“自身经历”可否被量化为函数的输入参数,即“影像”或“从儿时到现在听过的音乐”或“情感”,当然还有一些随机的变量,例如“可能从中受启发的工作环境”以及“体内的性激素水平”等。函数内的算法则是通过给各种因子在一定值域里加权减权再计算获得一定的“随机性”,再把此计算得到的“随机性”传入生成乐曲的函数,保证最后的曲子的新颖程度。区别人类和机器的“创造力”可以以此方式进行量化吗? “从儿时到现在听过的音乐(熟悉性)”和“情感(同理心,共情心)”是不是支持华语乐坛较为重要的因子之二? 中国基层编作曲从业人员是否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这三年也从一个不知何为dl的高中生到automatic music composition算法基本都摸过一遍(rnn[1],lstm[2],hmm[3],transformer[4], wavenet[5], evolutionary[6], constraint optimization[7])的计算机音乐新手...
以我来看,当下以deep learning算法(Wavenet, transformer)为主做出来的音乐representation(midi和音频),乍一下听起来都有那么一回事(观测视野在8小节内),但是缺乏的全局一致性(global consistency),乐理可解释性(interpretability),以及泛化性(generalizability)导致这些自动生成音乐在很多场景应用起来还是有些艰难的。
此外做算法的理工科思维往往会把音乐在社会里的功能和角色过度简化,忽视音乐产业的核心其实是“人”而不是音乐本身。
所以提出这个问题的三年后,我给自己的第一版答案是:
未来的趋势是自动化作曲会同时给会音乐的和不会音乐的人以不同形式赋能,而不是取代。基层从业人员会有更好更多的ai-empowered的资源去提升自己。
三年后再来答一次~ |
|